民族歌剧《雁翎队》由河北省艺术中心创排出品,开创了河北省由剧院进行艺术创作的先河。
此次剧目创作依托中心的场地和平台优势,采用剧组制形式,独立聘请创作团队,与主要演员和多个演出班底单位单独签订合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尤其是注重发掘培养河北省的艺术人才队伍来进行本土题材的创作;在排演期间,利用剧场优势,舞美提前进场,导演直接在景中进行舞台调度,提升了剧目的排演效率和效果;该部歌剧的首演成功实现了中心进行剧目制作从无到有的突破,锻炼了队伍,增加了经验,也增强了我们今后进行艺术创作生产的信心。
艺术总监 郭玉红:为致敬、为重温、也为传承
重回白洋淀,唤起红色记忆,弘扬以雁翎队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常重视这部歌剧的创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经过历时两年的精心组织筹划,主创团队多次到雄安新区实地采风,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并对剧本、音乐唱段反复修改打磨,力图通过务实的艺术实践开创出代表河北特色的原创民族歌剧。这部剧也开创了以河北省艺术中心作为创排基地的新的艺术生产形式,推进了河北歌剧事业的发展,也为河北演员搭建了更宽广的平台。
编剧、作词 王晓岭:创作一曲心中的赞歌
“无论你去过还是没去过白洋淀,这片美丽的水乡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往和梦境。”
提及《雁翎队》的创作灵感,编剧王晓岭的思绪仿佛穿梭回当年的芦苇荡,“童年时,雁翎队的故事曾经风靡全国,这个喜爱的根也种在了我的心中。白洋淀是和雁翎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雁翎队是抗日时期活跃在白洋淀的水上游击队,因为插在渔船土炮上的大雁羽毛而得名。雁翎队被称为淀上神兵,他们的战斗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当年描写雁翎队的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和电影《小兵张嘎》等文艺作品都给我留下过深刻印象,这些萦绕心头的记忆为我的创作带来了莫大的动力。”
歌剧《雁翎队》遵循了荷花淀派的文学艺术特色。歌剧的故事线索,是男主人公张淀生重回白洋淀组建雁翎队,在这个过程中,女主人公英莲从一个受压迫欺凌的水乡女儿成长为英雄的雁翎队员。“全剧不仅是塑造了某个光彩的典型人物,而是每个人都是剧中当之无愧的主角。在演出中的某个时刻,这些平凡的人互相打开,互相照亮,这往往是最感人的地方。”
白洋淀也是和“荷花淀派”密不可分的,编剧王晓岭说自己深受这种风格的影响,希望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像白洋淀一样明媚如画、清新柔美。《雁翎队》剧中所描绘的景色、风俗、人文以及舞台上所呈现的大雁、野鸭、鱼儿、芦苇、荷花……都将诗意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和心中。
作曲 李昕:极具地域色彩又适应时代需求的歌剧音乐创作
歌剧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剧本是出发点,音乐是落脚点。
这次担任《雁翎队》全剧音乐创作是被戏称为“中华曲库”的李昕,他谈到,一开始接手这部剧的创作,第一反应是兴奋,从小耳濡目染,雁翎队的故事已扎根于心,这份熟悉和喜爱使他很快地投入到《雁翎队》的歌曲创作中。“我心中有一个目标,向经典歌剧《小二黑结婚》《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看齐,在经典中为自己找寻创作的理念、手段、空间,为《雁翎队》打下坚实的创作基础。”
与单曲的创作不同,歌剧的音乐一定要具备连贯性和整体性,能够带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李昕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功课:反复重温雁翎队的故事,查阅了很多具有河北地方特色的民歌,并将地方的民歌、民谣、说唱、戏剧等都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以达到厚积而薄发。“《雁儿飞》是我提笔写的第一首歌,整个创作过程顺畅成功,在整体音乐的构架上,用纯民族调式的五声音阶写就了主题歌《雁儿飞》,为了高度突出主题,《雁儿飞》这首歌曲贯穿全剧始终。”李昕说。
“对于《雁翎队》的音乐创作,一方面要承担起再现‘雁翎队’有筋有骨有温度的时代性格,营造具有生活气息的故事主干和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在音乐整体风格的把握上,必须遵循人民群众对歌剧创作的审美需求和对歌剧创作的听觉习惯,遵循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创作理念。”李昕说,“为本剧配器的是我多年的好友,沈阳音乐学院的刘聪教授,由于多年的密切合作,我们的理念、认识高度统一,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就配器的风格和旋律的走向、安排等细节问题商讨了十余次,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雁翎队》的全部音乐,简约、好听、入心入情。”
导演 王延松:“重回”红色经典的美学原则
整部歌剧以张淀生“重回白洋淀”开场,而后演绎了张淀生与女主人公英莲从重逢、协力抗日,再到英莲牺牲的一系列故事;“重回”不仅是男主人公在剧里故事情节的重回,而且是艺术的重回与高度再现,在歌剧的舞台呈现中运用了一系列的表现手法,将芦苇、荷花、小船等白洋淀的原生元素搬上了舞台。重回,是一种对崇高精神的故事性典型场景与细节的表现,营造出当下时代对过往革命信仰之美的敬仰,唤起新时代的精神共鸣与真实感动。
“歌剧演出是一个形象的系统工程。全剧43段音乐叙事,4大战水上斗场面,7条船10几次穿插,12片芦苇贯穿全剧不停切换。不能乱、要清晰流畅、要有章法、要相得益彰。”面对繁重复杂的排演任务,王延松导演倍感压力。在第一次排演现场中,随着演出一幕幕的推进,大合唱的尾声扬起,他底气十足地说出“这戏成了!”无数日日夜夜的辛劳在那一刻也得到了真正地释然。
“对美的渲染要用新手段,这是民族歌剧《雁翎队》舞台叙事的总体美学原则,这里的美,不仅是形式更是内容。我要把白洋淀的美还给观众、还给河北。”王延松表示,“为此,民族歌剧《雁翎队》以简洁有力的表现手法,搭配娓娓道来的白描叙事方式,在追求整体效果的美感与自由度的同时,夯实《雁翎队》再现红色经典的主题,与日寇以及一切黑暗势力的战斗精神。”
正如剧中开场唱到“鱼儿鱼儿,游开吧,我们的船要去战斗了。雁儿雁儿,飞去吧,我们的枪要去把敌杀……”重回白洋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生动地展示了主创团队在排演过程中施加的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精准的艺术手段。
重回白洋淀,唤起红色记忆,弘扬以雁翎队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主创团队希望通过这次合作用心创排讲好“河北故事”,表达心中的一曲赞歌。
民族歌剧《雁翎队》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心组织创作的重点剧目,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河北省艺术中心出品。
春暖花开,春意正浓。为庆祝河北雄安新区设立5周年,献礼党的二十大,经过精心打磨提升的大型民族歌剧《雁翎队》将于4月1日19:30精彩开播。
今年是雄安新区设立5周年,春暖花开,春意正浓 ,4月1日晚,河北省艺术中心联合河北新闻网,线上播出了民族歌剧《雁翎队》,展现弘扬以雁翎队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书写新时代雄安画卷。
版权所有 © 河北省艺术中心(河北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技术支持:河北日报客户端
冀ICP备20002253号
河北省艺术中心(河北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3号0311-87887730